Home
APEC中国工商理事会联合BCG发布《可持续中国企业发展实践指南(2022)》
2022/11/24

联合国与中国政府大力推动

工商界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刻不容

“可持续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概念最早可追溯至2000年联合国呼吁世界各国共同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根据定义,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协调三大核心要素:经济增长、社会包容和环境保护1。


1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 2020”。


“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概念提出后,联合国先后制定2000年千年发展目标(MDGs)和2015年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引路导航。其中,SDGs被称为“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包括169个具体目标,注重全球视野、全面普适,同时有机兼顾各国国情、能力和发展水平。在这一大环境的驱使下,全球企业参与可持续发展已然成为主流趋势。企业通过参与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不仅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资源、环境、气候等长期可持续发展难题,也能为自身业务增长赢得一线生机。


中国方面,1995年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在党的文件中首提“可持续发展”概念,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科学发展观,2020年中国正式提出双碳目标,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工商界作为探索实现净零未来的先锋者、攻坚产业绿色转型的主力军、开展可持续领域国际合作的实干者,肩负着重要使命。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深入,中国企业需要抓住这一社会变革中的巨大机遇,尽快走向可持续发展转型之路,以制胜“可持续发展作为优势”的未来。



符合中国实际的ESG框架

虽然当下可持续发展生态体系中的参与者数量颇丰,但目前行业内仍缺少公认程度较高的权威评价体系。在缺少权威性、标准化ESG评价体系的情况下,我们参照目前国际主流评价体系的议题,结合中国国情和中国可持续发展政策规划方向,针对与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差异较大的议题进行相应调整,将具体议题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环境

在环境维度上,要尊重中国目前的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环境问题,要稳健有序地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进,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促进绿能产业的成长。中国亦重点关心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和污染、土地荒漠化和污染等问题。


因此,我们在环境维度下单独设立绿色发展主题,评估中国企业绿色发展阶段和资源投入程度,以及对转变生产方式的重视程度与实践程度。


社会


在社会维度上,金字塔型的收入结构和城乡差距决定了中国重点关注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老龄化、少子化趋势决定了中国重点关注养老/健康和教育/就业问题;鼓励产品与技术的创新,向科技创新转型决定了中国重点关注科技自立自强问题。


鉴于此,我们在利益相关者主题下,纳入极具中国特色的社会责任与社区关系议题,评估企业对于乡村振兴、公益服务和应急救灾的贡献程度,旨在进一步推动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与中国发展政策方向相辅相成,并在社会维度下新增创新与包容性增长主题。创新驱动发展一直是中国政策的核心抓手,是实现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增长阶段的关键一步,因此对于企业创新能力的衡量也是评估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一环。


治理


在治理维度上,完善公司治理、规范企业经营行为是中国企业治理的两大关注点。


结合上述原则得到最终选定的符合中国行业发展现状的可持续发展方向主要议题,包含气候变化、自然资源、污染与消耗、绿色发展、人力资本、产品责任、创新与包容性增长、利益相关者、社会机遇、公司治理、公司行为11大主题及其下设的36个关键议题。



十大行业可持续发展现状和针对性举措


综合国际经验和本土实际,我们遵循前面提出的符合中国行业发展现状的ESG框架,遴选出了十个重点行业,不仅包括对国内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行业,也纳入了能够通过解决环境问题实现业务增长、推动科技创新的行业。


在此基础上,我们研究了每个行业具体的发展现状、痛点与优势,并对十大行业内的30余家优秀企业进行案例剖析,提炼出了适用中国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举措。



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转型的“五大速赢抓手”和“五大转型模式”


  ■ 五大速赢抓手获得短期优势:


  •  一要进行系统性规划。先识别关键议题,梳理既有举措或设定目标,披露在关键议题的相关内容、加强内部规范、设置可持续发展相关管理架构。

  • 二要深入价值链合作。与价值链合作伙伴或与其他行业的客户合作,既可以扩大可持续发展相关举措的覆盖面、丰富度并从中受益,投入也相对较小。

  • 三要强化数字化能力。随着数字化的发展,各行业可强化数字化能力,以确保信息的安全与隐私保护。

  • 四要拓展新价值产品。扩展产品及服务的社会内容,并在定价、份额、忠诚度方面获取价值。

  • 五要实施可持续运营。以节能、降耗、减污为目标,提升管理与生产技术,进行耗能、耗材、污染物最少化。



  ■ 五大长期转型模式助力企业推进可持续发展:


  • 一是推动源头价值化。增加价值链上游的生产、产品或服务投入的环境或社会价值。

  • 二是实现全周期覆盖。通过影响整个产品使用周期,从生产到报废,到再次利用和下一个使用周期,来创造社会影响。

  • 三是实现本地化发展。对比本地和全球采购的质量与成本,缩短并重新配置全球价值链,既可以节省物流,又可以为身边的用户创造更高价值的社会效益。

  • 四是探索跨领域融入。企业在具备公共和社会价值的领域运用原先的技术,助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甚至在新的领域发现、创建新的商业模式,尤其是针对快速发展的市场。

  • 五要达成新品牌赋能。以创新的方式将环境与社会解决方案中的价值进行平台化、商业化的推广与传播,有效提升客户参与度。



关于我们
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甲19号嘉盛中心3301
010-59670037
info@apecchinabc.org